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如果你對職場上的角色責任有點迷惑,來看看這部劇吧!

如果你對職場上的角色責任有點迷惑,來看看這部劇吧!

  • Post category:探索與學習
  • Reading time:2 mins read

退出職場之後,這一兩年仗著在職場上多混幾年的優勢,為一些還在職場奮戰的朋友同事,提供一對一 Coaching (國內譯成”高管教練”,目的是幫助學習者達成個人或專業目標) 的服務。最近我發現有好幾個朋友,尤其在外商,都面臨一個 Role & Responsibility (角色和相對責任,通稱 R&R)不清晰的問題。有時候是自己不清楚,有時候是同事對自己的 R&R 不清楚,結果是“這明明是你的事,你為什麼不接下來?”“你撈過界了!”,或是“這應該是我的工作啊!為什麼老闆把它交給別人?”

剛看完 Netflix 四個季度的熱播劇“王冠 (The Crown)”。這部以英國現今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(Queen Elizabeth II) 為主軸的歷史劇,以高度的寫實,卡司,以及攝影製作水準廣受好評。我們在近代史上所熟悉的邱吉爾,菲利浦親王,瑪格麗特公主,佘契爾夫人,黛安娜王妃… 一一入鏡展現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。對於 R&R 感覺有困擾的職場人,不妨看看這部劇,因為女王所代表在君主立憲 (Constitutional monarchy) 制度下的君王,可能是對於角色責任,最難清楚定位的人之一,而女王在這之間的拿捏進退,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。

西元1215年,英王約翰簽署大憲章

翻開人類的歷史,從最早權力無限的君主專制,到近代的民主思想潮流,君主立憲這種妥協,模擬兩可的制度,可以說是神奇的存在著。早年的不列顛進入十一世紀之後,征服者威廉 (William the Conquorer) 趕走了影響數百年的北歐勢力,建立實質意義上的英格蘭王國。但是隨著各地諸侯,貴族的分據與握有實權,英格蘭王室不得不在1215年簽下大憲章 (The Great Charter) 讓出部分權力,成了英國近八百年來君主立憲的基礎。大憲章裡大幅限制了國王的權力,包括貴族和教會的權力不受國王的侵犯,國王在徵稅方面的限制,以及用法律保障民眾自由財產等。一路到了十八世紀,民主革命在歐洲各地開花結果,在歐洲大陸上的王室接二連三地垮台,建立了現代民主國家。在英倫三島,王室則是隨著大英帝國國力的強大繼續維持著,但是王室,議會與人民之間的關係也被歐陸的民主思想影響而一路修正,演變至今成為英國王室很尷尬的定位:它對外代表大英國協,肩負著國協興亡的責任,卻無法插手民選出來的首相 (Prime Minister) 的施政,甚至不應該表示意見。但是當有政治危機時,人民又會傾向怪罪于王室。畢竟當民不聊生的時候,政府還要花費大筆納稅人的錢,供養著一批奢華享受卻不知民間疾苦的王室,的確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。

看起來永遠光鮮亮麗的英國王室

在這齣劇裡面,每一個人物對每一次事件的處理,都可以看作一個對職場 R&R 的案例。舉例來說,當大英國協全員決定對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實施制裁時,女王一心想維持國協的團結表態支持,但當時的首相鐵娘子佘契爾夫人 (Mrs. Thatcher)卻堅決反對。女王的執意插手差一點造成違憲的憲政危機。菲利浦親王本性風流倜儻,熱愛自由的藍天大海。變成親王之後,他必須一次次學著如何去適應這個違背他本性的新角色。這些角色的定位與責任,幾乎都是集各種矛盾與一身。在這個過程裡,每一個角色都無時無刻在矛盾中煎熬,或堅持,或妥協,逐漸找出自己的定位。 在我看來,女王的目標很明確:就是維繫這個君主立憲王權的傳統。她不斷地貢獻出王室的價值,把大英國協的國運,和這個搖搖欲墜的體制連結在一起。為了這個目標,她可以隨時調整身分,配合演出。菲利浦親王看似開放,但骨子其實和女王有著共同的目標。為此,他必須放棄許多理想,最終被迫接受他所不願意見到的定位: “女王身後最重要的男人”,但是也贏得歷史和人民對他的敬重。

我的心得是: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。R&R 根本不重要,它只是在企業管理上被創造出來的名詞而已。與其想嘗試清楚定義自己職位上的 R&R,還不如想清楚公司為什麼創造這個職位,以及這個職位的最終目標 (Objective) 是什麼。一旦目標清晰,則思考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,我的價值是什麼。畢竟有一天你功成名退,人們所記得的,永遠不是 R&R 所加附給你的條條框框,而是你所完成的成就,以及所創造出來的價值。

後記 – 三十年職場生涯,晃眼飛過。一些心得,一些感想,請參考 #大衛頑皮豹的職場筆記 的系列文章。

Facebook 留言...